• 437必赢会员中心
  • 经管邮箱
  • 教职工内网
  • 用户登录
  • EN

潘老师回忆经研88

2004-04-05
阅读:

潘老师回忆经研88

肖亚芳

约访经研八八的潘福祥—清华兴业投资有限公司的总经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一直在外地出差,用空中飞人来形容他一点没错,不过无论怎么忙,每周一他都会回北京给清华MBA上课,刚好我们几位同学都选了他的“证券投资学”,于是我们约好了周一晚上9:30下课后采访他。

潘老师非常的开朗、健谈,也非常的随和,我们的采访就在清华咖啡厅吵闹的音乐声中开始了。

经研八八—具有浓厚学术氛围的班级

谈起经研88,潘老师的话匣子打开了:“我们班那时最大的特点就是学术气氛特别浓,尽管大家水平不高,但却都有一种强烈的动力去学习和研究国家经济方面的问题。八八年、八九年,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最需要理论指导的时候,那时对很多宏观的问题如中国经济的改革道路、是所有制改革还是市场化改革、产权制度怎么改等等争论的非常多,所以我们对这些问题也关注的特别多。当时很多同学的毕业论文都下了非常大的功夫,像宁向东和我都研究的是制度经济学的问题,他的毕业论文受张五常的影响,研究的是农村经济组织变迁,我研究的是企业组织的变迁。现在看来那些论文都还挺有深度的,我的论文后来还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青年基金,那在当时几乎没有。那时我们也经常在一起讨论各种问题,14号楼403就是我们的一个据点,每天中午我们都会端着饭盆挤在那,大家在那儿一起‘吹牛’,辩论,每天都聚一大屋子的人。大伙儿的印象是我主讲,侃的最多,吹得时间最长,也吃得最快。侃完吃完了我就走人,有的同学看我侃完了,饭也吃完了,才想起来饭还没吃。现在想想,大伙儿都觉得挺有意思。”

谈到学院的学术发展,潘老师回忆起自己当院长助理时的往事。“那时学术界经常就中国的改革问题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很多不同的意见,可经管学院却发不出这样的声音,那时朱院长常常来参加院务会议,他就常指出经管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声音。坦率的说,这一点直到现在的经管,都没有做好……”潘福祥略带遗憾的说。“不过当时每个经管人都觉得压力非常大,当时我们就觉得经管学院的学术水平与清华是不相称的,都觉得如果要奠定出一个学术上的领导地位,一定要靠大家的努力。”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热情,潘老师依然觉得很难得,大家都凭着一股书生意气,没考虑一点自己的私利,几乎全秉持着一股精神,一心一意想把经管搞好。那时大家写了很多的改革方案,不过都被朱院长打了回来,但这确实对学院的学术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因为自己的水平不高,所以经常读别人的东西,另外还组织很多的讨论会,请了很多当时经济学界的的名人来讲课,这些对大家的促进特别大。

初到经管

“经管学院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确实变化太大了,同当年真不能同日而语。我是83年来到清华的,当时高高兴兴来到清华,可一到经管系,心里凉了半截,落差特别大。当时经管系特别小,系里的办公室就在精密仪器系9003大楼的一个角落的两间房里,系里所有的老师都没有办公桌,每个老师都有一个写了名字的纸袋挂在门背后,日常的信息交流就通过这个纸袋。学校的其他系的很多同学都不知道清华还有一个经管系,我们当时也和外系的同学一起上数学、外语等大课,一聊天说我们是经管系的学生,很多同学会说:呦,清华还有经管系哪。”

“不过最有意思的还是参加全校的运动会,全系的学生四届只有120多人,别的系象计算机、自动化系等都是几千人,简直没法比,学校号召团队精神,要求每个系都得参加各项比赛,否则就没分数。象长跑项目经常被别的系超过一圈。”现在想起潘老师还忍不住大笑。“不过大家倒有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感觉,总觉得我们系小,比较贫弱,反而让我们有很强的振兴经管的责任感,同学的凝聚力也非常强,我们也特别努力,希望通过这些为经管争点光。”

“那时清华的教室也特别紧张,上自习必须占坐,我们那时也分工,今天你占明天他占,占座的人要早早吃饭,然后到教室把一个宿舍所有人的座位都站好。为上自习占座打架的特别多。那时条件也确实很苦,晚上在三教自习,八点钟出来溜达,一摸屁股,坐得太久全都湿透了!休息到八点半,回去再看一个半小时的书。回到宿舍,大家吹牛、聊天到熄灯,再到活动室里继续自习(只有这里有灯)。”

快乐的点滴生活

谈到兴致时,潘老师不由自主地谈起本科在清华的生活,“那时物质生活比较贫乏,不过大家都有助学金,最多的每月有三十块钱,基本够平时的花销了。前几天我们同学聚会还谈起那时最开心的事就是给同学过生日,就在八食堂旁边,原来有一个铁皮房叫“大学生之家”,里面只卖包子和西红柿蛋花汤,一有同学过生日我们就跑到那,每人一碗蛋花汤,几个包子,再来几瓶啤酒,那真是开心的不得了。”

谈到实习,潘老师说,我们那时的实习机会也很多,大一那年的暑假,我组织班级的几个同学去天津的大邱庄实习,当时大邱庄正成为农业发展的典型,我们在那待了半个月,住在农民家里,到各企业调查,回来写了一份调研报告,当时在学院很轰动,学院还为此开了一个社会实践的报告会,我还在全院做了报告。那以后每年暑期学院都会组织同学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买书不用看价钱”

读书期间最让潘老师感到骄傲的就是他的藏书量,“我那时特别喜欢读书,那时的钱除了吃饭大部分都买了书,我的藏书量在经管学生中不是第一,也属于最多的几个人之一,我记得曾把得过的500元奖学金,全用来买书了,那时的书都是几毛钱一本,宿舍里面到处都是装书的纸箱。”他回忆起当年最兴奋的事情,就是每到周六中午下课,就找班上有结实的自行车的同学借车(当时同学的单车特别破,只有少数几辆结实到能骑出清华还能骑回来),吃完午饭骑上车直奔王府井书店。那时买书一边看还得一边算账,筛选几次挑出最喜欢的也买得起的几本买回来,买不起的就在那看直到黄昏,再骑着自行车回清华园,吃完饭洗完澡就躺在宿舍床上看书,一直看到深夜。有时候回到宿舍,会突然特别后悔有一本书没有买,接下来的一个星期,简直是六神无主,从礼拜一开始就惦记着周末要回去把那本书买回来。终于等到周末,再兴致冲冲的去买回来心才算踏实。这几乎是潘老师学生时代每周必备的行程。那时涉猎的书籍,大多是关于哲学、心理、宗教、历史等方面,诸如佛洛伊德等等。

“那时候,我对很多人说过,毕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买书不看价格!”潘老师说,“但是几年以后,我终于实现这一点之后,我又发现了一个事实:我已经不读书了……”他认为,有些书,尤其是大部头的书,真的是只有年轻的时候才有精力去阅读。但是现在尽管没有那样的精力与心情,但是当年的一些习惯,却始终保留了下来。“从高中开始,《当代》、《收获》、《十月》这三本杂志,我每期必看,当时买不起就上图书馆看。直到现在还是这样。”因此,二十年来中国文艺界的整体思考,各时期的代表性文章,他都了然于心。

“现在,每次出差的时候,一到机场我就到书报摊去买这三本杂志。问题是,现在出差的频率太高,每次去摊上看,总发现没有新东西了……”

未来的梦想:当个游学生

最后,潘老师对经管学院的师弟师妹们还有什么期许呢?他表示,对MBA来说,有句话叫“经历就是一种文化。”要多善于从自己的经历中,撷取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很多事情,只要你经历过了,那就是你的一个资本,一个文化。很多事情只要有机会,不要顾虑太多,也不要太算计,尽量的把握机会去尝试。他强调,现在的学生,环境已经比他们那个时代好太多了,大家完全有能力,也有机会,作一些比当时更高层面的挑战。“当然,辛苦的事情,谁会愿意做,可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你不经历这些磨难,你可能永远都长不大,永远也得不到你该得的东西。”潘老师更鼓励大家,不仅不要害怕这些磨难,相反的还更要去努力的创造这些机会,体验这些经历,去体验,趁着年轻,甚至去创造出更宽广的空间。

“我一直感到很遗憾,我一直想要出国去念念书,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说不定等十年以后,我可能就会真正实践这个出国念书的梦想,当一个游学生!当然,我也会写一本书,书名就叫《套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