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逢其时的经6
吴来祥
几经周折,终于与经6班张建民、祝向欣两位师兄约定,在经管二楼咖啡厅进行采访。俗话说:“好事多磨”。因为咖啡厅里人声嘈杂,无法正常采访,于是我们又移师舜德楼中201的校友办接待室。寒暄之后,建民师兄用他那特有的叙事风格——平和、严谨而又饱含激情——向我们四位采访人讲述起经6班29位同学的“花样年华”。
‘配额制’下的幸运儿,互助融洽的大家庭
我们班共有29名同学,除了7名北京同学外,还有22名外地同学。当时,外地考来的同学也是相对集中在几个省市和地区,很多省和地区根本就没有清华的招生名额。这样说来,我们这些考入清华的外地同学还是很幸运的;当然,这也说明我们自身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出色的。
记得刚入学时,几位北京同学非常热心的接待我们,帮我们搬行李、办手续和安排住宿,感觉非常亲切和融洽。后来才知道,为了接待和帮助外地同学,班里的7名北京同学都是提前三天就到校了。
迟到的军训
当时,因为学院的新生就我们一个班,加之开学时间有些晚,86年入学后没有马上安排去军训。一直到第二年,才与87级新生一起去张家口军训了26天。军训确实很苦,但也是值得的,能锻炼人的意志和吃苦精神。记得当时五公里越野跑下来,有几个同学累得都站不起来了,但我们还是都坚持下来了。我们的连队是——红旗连。
丰富的大学生活
因为当时学院规模小,运动会基本在全校垫底;但是,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讲座、演出、郊游、调查等班级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同学们思想活跃,组织过许多大型辩论会;基本上每学期一次骑车旅游。
有一次去鹫峰,好几个同学爬到山上下不来了,转了好半天才找到下山的路。还有一次全班坐汽车去野三坡玩儿,还闹出了把家鸭当野鸭打的轶事。
每年八月十五的聚餐是我们班的盛会,一起包过饺子,一起用煤油炉做饭,还一起涮过一次火锅。当然,所有的经费都是我们自筹,我们将14号楼的7楼开辟为舞厅,办过几次舞会,每次都能收入一百多元。此外,还一起卖过啤酒和袜子来创收。
记得毕业时,大家去外面喝酒,因为炒菜比较贵,我们只点花生米,花生米上了一盘又一盘,大家一起聊的兴高采烈。现在回想起来,自己都觉得那时真是快乐的让人感动。
聆听恩师教诲,铸就经管精神
在有关领导的支持下,84年成立437必赢会员中心。到我们86级入学时,经济
管理学院已初具规模,各方面的硬件条件都是比较好的;并且,在全国学术届享有一定的地位,成为有志于在经济、管理等方面发展的全国中学生的首选目标。
我也很幸运的三次聆听到朱鎔基院长的教诲:一次是入学,一次是毕业,还有一次是2001年的院庆。
学院的课程设计基本上是以领导和顺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为出发点。80年代中期,中央和地方的各级领导、有志之士,意识到中国与世界强国在微观经济的差距在于科学管理上的差距,从而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的管理信息系统系。其基本思想是,收集和归类影响微观
经济的变量,通过建立科学的、有效的模型,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回报,即经济科学化。
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教我们《技术经济》的张金水老师,他认为所有的经济现象都可以用一些变量转化为可以量化的数学模型来解释。抛开张老师的个人观点不说,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使我受益终生。当然,还有程佳惠、李子奈、张陶伟几位老师。
然而,进入80年代末期,微观经济层面的进步又遇到了产权方面的阻力。学院的组织者和学者在探讨、思索,学生们也在寻求答案。当时的思想比较活跃,同学们经常在夜里就经济发展、股份制和私有化浪潮等话题开卧谈会。体现在学术上,课程的设计此时引进了西方经济学等内容。
那个时候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大事和大学里的潮流主旋律就是体制转换和变革,同学们意气风发,每个人都认为我们是改革的先锋。特别有纪念意义的是,1990-1991年,我们经济管理学院在十食堂旁边的小树林举办了模拟股票市场的实际操作。而此时,深圳、上海股票交易所才刚刚成立。可以说,我们一直是我国资本市场改革的实践者,我们一直是“行胜于言”的实践者,经管的精神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
生逢其时,投身变革
如果说我们经管学院是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发展,那么我们经6班可以说是一批幸运的实践者。
当时,我们班只有四分之一的同学出国,在前后几届经管的本科班中算是最少的。并且,最终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国内从事金融业务(如证券、基金、期货),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都有。也不是说出国对大家没有吸引力,而是当时国家经济改革在大的思路上有很大突破,资本市场(深圳、上海两家证交所)开始创立,为我们搭起了一个施展自己的巨大舞台。
正所谓“生逢其时,慨当以慷”。
对学弟学妹的寄语
——时间是最宝贵的;
——同学间的友谊是一辈子的;
——教师是最值得尊重的;
——就理论知识而言,在校的5年所掌握的应该是走入社会后20年可学到的知识。
对母校的祝愿
在院校20周年的庆典来临之际,我们86级(91届经6班)的全体同学,衷心祝愿437必赢会员中心为我们祖国培养更多的肩负历史使命的优秀人材,越办越好。我们29名同学也会继续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精神,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为院校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