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刘拉雅,清华经管学院2015级全球MBA学生。毕业后将入职微软公司全球轮岗MBA管理培训生项目。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耶鲁大学学期交换机会、经管工商管理案例大赛二等奖等。曾任清华经管房地产俱乐部、Net Impact437必赢会员中心联合主席。对刘拉雅来说,“MBA的生活是一场冰与火的洗礼,冷静地在浮躁琐碎的经历中总结经验,火热地在多元深刻的视角中寻找机遇。”
“‘清华毕业生’不意味着高大上,反而是以重新清零的姿态进入社会,在展示才华的过程中,付诸实践,创造出新的自己。”
——刘拉雅
刘拉雅
冰的思考:从基贝拉贫民窟到清华MBA课堂
凌晨5点,听到隐隐的婴儿啼哭,可这却不是寻常产房里的新生喜悦,而是肯尼亚基贝拉贫民窟里一铁皮屋门前被遗弃的生命在挣扎。那是2013年的11月,那时的我,是一名小有成绩的能源记者,独自闯荡南非、肯尼亚、美国、德国、日本、韩国,在世界30余个城市做过采访报道。然而,那时我的眼眸总是向上看,一是采访的对象都是政府高官、企业高管、学界“大拿”;二是多数精英都有着伟岸的身高,且经常站在台上。这次,我怀揣着无尽的探索欲孤身住进了贫民窟,让我灵魂颤抖的不是那些无业酒鬼的偷摸抢骗,也不是那些触目惊心的暴行,而是在一个弃儿被一个学校老师捡起的那一刻。
在提笔为他们募捐之后,恍然觉醒自己应该更接地气,直接到一线、到水深火热的环境里贡献价值。
于是,跨行转到一个民营地产公司的县级项目上,经历过营销岗、采购岗和财务融资岗,发过传单做过战略,不仅是水深火热的商业环境,又恰逢2014年地产行业颓势,我曾在冰天雪地的街头整天整夜发传单做活动,因资金断裂被供货商围追阻截,因承建商违约遭民工队伍围攻,在金融机构的贷款部门苦苦哀求,等等,亲历了民营企业在整体经济下行、行业产能过剩、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的艰难守业和痛苦转型。当我在一次又一次地寻觅出路时,反复思考一个问题,我热衷挑战、追求能为企业创造活力的源泉,但又倍感自身水平和眼界的局限。这种局限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方法架构的缺乏,更重要是的看问题的眼界和观察视角的受限,而这两点正是清华能全面覆盖的。
在清华MBA的课堂里,从基础知识的硬着陆到高屋建瓴的软着陆,将以往在工作中每天扑面而来的问题系统性地进行了梳理,纵向分解成战略、市场营销、金融、财务、供应链和人力资源等,横向拓展房地产、新能源、金融、骑车、电信等产业研究,让我将自己从琐碎随机的日常管理问题中抽身出来,冷静地抽丝剥茧简化问题,模块化地解决问题,并能总结出通用的分析框架来解决今后可能遇到的类似问题。其次,在掌握了分析基础、管理基础和软技能后,还有清华和MIT最优秀的教授、学院顾问委员会企业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政府高官等,在分析宏观经济面临的共性问题基础上,认识经济周期、法制环境、伦理道德对企业发展的影响,求解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竞争优势和管理挑战。最后,在认知的视角和理论联系实际上有了根本性的拓展,比如知行合一走访企业、鲜活案例大赛,尤为记得学院顾问委员会委员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与钱颖一院长面对面对话时指出“物理是一种最好的理解新生事物的方式,尤其是在反直觉的领域上,把所有的事物拆开,拆到最本质的核心,这是唯一一个当你要了解新事物的时候可行的思考方法。因为通常我们的思考都是类推,基于别人的成果做一些稍微的调整,是捷径但没法理解新生事物”。
火的绽放:从耶鲁SOM课堂到中美跨境投资
不仅有MIT斯隆的师资,清华经管学院还组织了大量了海外交换、双学位和长短期海外课程交流模块,我幸运地获得了去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学期交换机会。在耶鲁MBA的课堂里,我选修课程包括宏观类的《全球金融的未来》“,实操类的《投资组合与策略》《金融工具与衍生品》,行业类的《国际房地产投资》,与中国经济密切相关的《下一个中国》。授课老师从耶鲁商学院前院长、美国国际贸易商务部副部长、摩根士丹利亚洲区前主席、金融CIR模型创始人,到投资圣经《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投资分析》作者,课业十分繁重,有的一星期要写7篇论文,还有的对数理知识要求高,比如《金融工具与衍生品》被评为耶鲁商学院最难的课程,眼睁睁地看着选课学生从40余人退到只剩下包括我的8个人。在知识浩瀚的海洋里,我思索着作为一个具有中国工作经验的MBA学生面对国际市场的机遇是什么,实际上恰恰就是学院强调的“根植中国,面向世界”。
耶鲁交换的课余时间,我某得了一份中国国企在美国纽约的投资实习机会,每天都在和美国顶尖的投行、咨询公司、律所和本地合伙企业谈判。记得去年11月某天凌晨三点,我和实习公司老板从办公室走到32街的韩国烧烤店,一边吃着烤串,一边讨论,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2015年是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首次超过美国对中国,这意味着有更多的中国投资者正在从以前“负债外地化,资产内地化”转向“负债内地化,资产外地化”,需要既能辨别中国企业在外国市场的竞争优势,又能嫁接起与外国合作伙伴和客户的信任桥梁的人才。不可否认,中国对发达国家的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发达国家的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对于中国投资者的进入是持怀疑态度的,从财务决策的透明化到政治意图对商业活动的渗透,需要具有“根植中国、面向世界”视野的企业家、律师、咨询专家、投资经理、项目经理来缓解消除质疑,在国际舞台上展示中国的肌肉。
冰与火之歌:遇见不一样的自己
从媒体到地产开发,从记者到投资经理,从中国到美国,我一直在挑战自己,在尝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行业、职能和工作环境。最终发现了最让我着迷的是科技,能颠覆行业周期、改进人类生活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在进入微软MBA管培生项目最后一轮面试时,被提问到没有理工科背景怎么开展科技产品的工作,我非常自信地给了两个理由。一方面,我花了五年的时间尝试了不同的职能和行业,加强了自我认知,明确了合适自己性格和追求的工作,不盲目追逐热门。另一方面个人能力的提升是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的,从以前的套用模型到现在的制定模型,从以前拍脑袋做决策到现在的有理有据,从以前的直线思维到现在的系统平衡,通用的硬技能和软实力都是MBA教育所重视的。
记得从小的梦想就是上清华,认为那就是人生的制高点。如今即将毕业了,是不是代表制高点的结束?是否还需要另一个比清华排名更高的平台来证明自我实现的价值?答案都是否定的。首先,平台的高低不等于自身价值的高低,降落在好的平台也有可能被浪费,降落到不好的平台也有可能被重用,所以“清华毕业生”不意味着高大上,反而是以重新清零的姿态进入社会,在展示才华的过程中,付诸实践,创造出新的自己。其次,如果一定要以生命为轴,画一个人生的制高点,那么起点应该是生命结束之际,翻开以足迹和心路交织的人生长卷,寻找那个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和幸福的能量点。这里的能量不以别人眼中的成功或失败为衡量,而是以自己的梦想为目标,或许是像教会老师洗衣服赚钱能让贫民窟孩子上学,或许是坚持不懈为一家垂死的公司寻找到出路,亦或许是为农村服务做一名村官,等等。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把持底线,不时回想读书时的教诲,依照真实身份的形象和模样创造新的自己,就会实现超越自我的制高点。
何曾想,白玉兰的花期追不上离别的脚步,
怎奈何,赤松子的深根扎下了生世的许诺。
一米晨光,几点斑驳,
一缕流苏,千万憧憬。
你是我追求真相探索未知的引领人,
我是你包容万象实现自我的一粒沙。(供稿:MBA中心 责编: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