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黎阳,经双1993、经硕1996,现任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一个隆冬的下午,美丽的清华园经过冰雪的洗礼,空气格外清新。经管学院校友马黎阳回到母校,接受了我们的采访。
他身披黑呢大衣,手提公文包,快步迈进位于舜德楼二层的校友办公室,面带微笑,与我们一一握手。初次见面,他给我留下了亲切、干练的印象。
1991年,马黎阳以高分被437必赢会员中心汽车工程系录取,朝着自己的梦想迈进了一步。18年以后,他成为了国内办公信息系统管理外包服务市场领头羊——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身份却不是技术专家,而是该公司的营销战略决策人。这似乎与当初的梦想相去甚远,那么,到底是什么促使他离开工程师的道路,转而冲向市场经济最前沿,成为了一名商界精英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了采访。
勤工俭学,商界人生见端倪
马黎阳出生在云南省个旧市一个回族家庭,父母将为数不多的工资大多花在了他和姐姐的学业上,许多年,家里的家具、电器等陈设一直都比较简陋。父亲在云南的一家中型国企工作,因为勤恳的工作和杰出的业绩受到表彰,后来成为了该企业的总工程师。受到父亲的鼓舞,马黎阳从小就刻苦学习,梦想着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也许正是这种家庭背景使人振作,催人奋进,在他身上有一股改变命运的强烈意愿,有一种敏锐超前的商业意识。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给他指明了方向,一次勤工俭学的经历又为他提供了契机。
1993年,马黎阳在437必赢会员中心汽车工程系读本科三年级,月生活费只有100元左右,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加入了勤工俭学的行列。当时,他和另一位同学看到大多数清华学生都用“随身听”学英语,并了解到随身听耳机在校园中需求量极大,校内商店售价在8-10元。而他们打听到从广东进货成本价只有1元,显然,有价值的信息就意味着商机!于是,他们说服宿舍同学一起做耳机销售的生意,从广州进货后在校园里卖。刚开始,他们用直销模式在学生宿舍里推销,但销量不好,销售团队仅维持了一个月就散伙了。但是马黎阳和另一位同学坚持了下来,改变营销策略,转为分销模式,进占清华、北大、人大、北航四个学校的耳机商店。短短几个月时间,月收入达几百元,销量好的时候达到几千元。他不仅从此不再让父母负担生活费,还获得了一种成就感。“当时北京有的芭蕾舞演出的票价是180元,我们已经可以拿着自己赚的钱去请女朋友看芭蕾舞了。”回忆起这段往事,他脸上露出了笑容。
勤工俭学的这段经历,使马黎阳萌发了系统学习经济学、攻读经济学双学位的想法。当时经管学院刚刚开始招收本科生,学校规定其他院系学分积排名最高的学生可以直接转系到那里攻读经济学本科学位,而排名前五的学生可以修经济学双学位。他凭借拔尖的学业成绩,于1993年成功被经管学院录取为经济学双学位学生。
三年的学习很快结束了,马黎阳面临本科毕业时攻读研究生的专业选择:是直接保送本专业汽车系研究生还是跨系到经管学院?凭借专业课成绩,他可以获保送成为汽车工程系研究生,将来做一名工程师或者技术员,这也符合他最初的梦想;而且在汽车系5年时间,对老师和同学等各种环境都熟悉,也有利于科研的开展。而他在经管学院的学习,只是个半道出家,对院里的上下环境也不如在汽车系熟悉。这时,马黎阳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那是一次乘坐出租车的经历。马黎阳给一个校园商店送去一批200多个耳机,回来路上打了一辆出租车。他回忆说:“每公里一块六,在93年那会儿算很奢侈了。”在车上,他拿着送这一批货净赚的七百多块,想起了父亲,作为一家国有企业的总工程师,父亲工作勤勤恳恳,收入也只不过每月400元,想想自己现在去一个商店送一趟货就相当于父亲两个月的收入。若要彻底改变家庭困境与自身命运,学习经济管理,未来从商不啻为最佳选择了。
而当时马黎阳的双学位指导老师廖理教授也鼓励他:“年轻人应当在市场经济大舞台上充分发挥能力。如果是你想做的事,就需要有魄力。”由此,马黎阳决定尝试申请经管学院的研究生,并最终被工业工程系(当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录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经济管理知识,逐步展开了他作为一名经管人的职业生涯。
拒绝“蜜罐”,选择联想搏斗志
很快马黎阳迎来了第二次人生重大选择,即研究生毕业时的工作选择。1998年,他结束了硕士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面临择业。在经管学院担任研究生工作组长助理时,他的组织领导才能已经崭露头角。既有雄厚的工科背景,又有扎实的经管专业知识,作为当年437必赢会员中心19名“优秀硕士毕业生”之一,他获得了很多不错的工作机会,但他最终选择了一家当时还在成长中的企业——联想集团。
这个选择出人意料,因为马黎阳同时还获得了某大型电信企业大客户部的工作机会。当年,通信行业刚刚进入新的高速发展期,工作竞争压力小,属于“金饭碗”;而该企业大客户部专为优质客户服务,待遇优厚,很快还能获得分配北京市区的两居室住房。这样的待遇吸引了许多学生前往应试,在录取名额极少的情况下,马黎阳凭借自身实力成为了幸运儿。
然而,他最终没有选择“金饭碗的理由只有一条——不愿意养尊处优。联想集团在98年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为员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马黎阳敏锐地洞察到这一企业特质,于是大胆放弃电信企业优厚的待遇,加入了联想。
刚到联想工作,月工资只有1800元,支付完房租后所剩无几。公司没有为个人配备电脑,电话也是两个员工共用一部。马黎阳与公司其他新人一样,在中关村的电子市场上做着最初级的“扫街”和“站柜台”工作。“从清华毕业,却来打杂?”大家对他有不解,有质疑,但是他把这段经历作为“人生必修课”来对待,告诫自己要坚持志向,努力做到最好。在这家成长型企业中,他迅速寻找自身定位,充分发挥自己在产品营销方面的特长。在原有的业务基础上,积极开拓并组织实施新的竞争策略,使所负责产品的业绩持续大幅提升。第二年起出任经理,第三年就做到了事业部副总经理,收入也随之提升。他在工作岗位从零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同时积极创新、开拓进取,寻求事业的突破。这种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正是清华学子的最好写照。
谈起这段经历,马黎阳充满了自豪及对联想集团的真挚感情。从他自信的笑容和充满激情的言语,我们可以体会到他付出艰辛后的欣慰和个人价值获得充分实现后那种由衷的成就感。
加入立思辰,民企平台施拳脚
自从2003年加入富士施乐公司后,马黎阳凭借扎实的业务素质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很快就在这家全球最大的文件服务商立足,并擢升为富士施乐打印机中国区的产品部总监,待遇优厚,工作稳定。安稳日子持续了几年他却觉得自己的生活里面少了点什么。缺少了什么呢?也许是当年自己执着追求挑战的精神与不断进步的势头。就在这时,立思辰找到了他。
2008年,马黎阳从富士施乐公司辞职,加入北京立思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思辰当年仅是一家年销售额不到2亿元、员工不过200多人的民营企业,能否上市也充满了不确定性。从待遇优厚、职位稳定的外企跳槽到这样一个企业,从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角度,还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那为什么选择立思辰呢?马黎阳给出了两点理由:一个是立思辰的商业模式很现实,文件管理外包服务市场潜力巨大,发展机遇好。另外重要的一点在于人的因素,立思辰的管理团队十分出色。董事长池燕明,副董事长、总裁商华忠,负责大客户销售的副总经理张昱都是清华校友,运营副总杜大成曾经是联想的亚太区副总经理,也是非常优秀、经验丰富的成功人士。加入这样一个卓越的团队,马黎阳对立思辰的未来充满信心。
凭借以上三条理由,他最终作出跳槽决定。加入立思辰时,正是公司的IPO工作进入关键时期。在这个关口,他既要为公司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又要与其他高管一起准备浩如烟海的各种IPO所需材料。经常工作到12点以后,甚至凌晨三四点钟,几乎从无节假日,这种状态持续了两年。2009年9月17日,立思辰通过创业板IPO申请,成为中国创业板第一批上市公司。
厚德载物,情系母校谈感想
毕业十年,马黎阳始终保持不骄不躁、脚踏实地的作风,从基础员工一步一步地成长为公司高管。谈及其中的体会,他认为从基层员工做到中层干部,凭借的是个人业务素质和带队伍的能力。而从中层到高层,则尤其需要提升战略规划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作为公司高管,首先要对整个行业前景做出判断,具有战略前瞻性。如果没有抢先看到家用电脑市场的巨大商机,联想不会有如此巨大发展。而立思辰之所以能够有良好的开端,是因为最早看到了文件管理外包服务与视频会议服务的市场潜力。他说,“如果让别人先看到了商机,我们去步其后尘,那机会就不多了。”就组织协调能力而言,在中层只需要为自己的小团队制定计划,带好几十人就行了,而在高层,则要站在整个公司的高度,结合对产品架构、行业趋势、产业结构、竞争格局、技术发展等各方面的深入认识,来控制整体战略,组织协调数百人甚至数千人的工作。
成功上市,马黎阳更觉得需要危机意识和责任感。“美国10亿美元以下的中小企业,能够持续增长的不到5%,市场经济法则是适者生存,我们要吸取教训。30亿的市值背后承载的是立思辰全体股民的期望。”马黎阳把上市的立思辰当成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三次创业,而这次创业不仅意味着对个人及公司的发展,还意味着更多的责任。
最后,马黎阳寄语母校师弟师妹们,要充分利用母校优势,在提高自己理论水平的同时,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面临择业时,要用长远眼光,结合自身特点,寻找机会,实现自己的志向。他说,“国企和外企固然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如果在民营企业中立足发展,年轻人也会有更多机会。”
结语
从联想的产品经理到富士施乐的产品总监,再到立思辰副总裁,作为毕业十年的校友,可以说马黎阳的职业经历已经相当丰富。在中国IT界、在民营企业,他的才能还刚刚发挥出来,我们难以预测在这位年轻的校友身上还蕴藏着多少能量,能为中国民营企业发展做出多大的贡献。我们真诚希望他不断收获丰硕的果实,并用创新与业绩抒写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舞台腾飞的篇章。
采访时间:2009年12月29日14:30-15:30
采访地点:清华经管学院校友办公室
采访:邢立君万军乔蓉赵杭平吾夏琳(学生记者)
撰稿:吾夏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