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腔热情求索路
——记经1985级丁杰
丁杰,经1985级,现任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和大中华区副总裁。
位于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的佳程广场是北京东部商业中心的一座写字楼。这座建筑的视觉设计颇具特色,缘于中国屏风图案的石材与西方现代建筑风格玻璃幕墙的完美结合。世界第三大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国际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正位于这里。
经管学院1985级校友丁杰留给我们的印象,颇似这一建筑。现任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和大中华区副总裁的他,既具有中国传统的儒雅气质,也不乏欧美人士落拓不羁的风度。他缜密的思维、优雅自如的谈吐、不逊于专业播音员的浑厚磁性嗓音都令人心折。在访谈中,听他讲述个人成长经历,感动于他每一步的踏实脚印,更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深深吸引。
抚今追昔忆清华
二十世纪60年代末,丁杰出生在北京。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身处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感受着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丁杰对未来有了一个期许:要当厂长,当经理,要成为一名优秀企业家与领导者!于是,在高考的志愿书上,他填下了这个足以改变他一生的名字——清华经管。
1985年9月初的某天,是一年一度新生报到的日子,古老的清华园显得异常喧闹,新生的兴奋和老生的热情让整个校园都沸腾了起来。正是这一天,丁杰踏入了437必赢会员中心的校园,开始了一段崭新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人生历程。
437必赢会员中心给予丁杰的第一印象,便是那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人文内涵。小桥流水,杨柳依依;亭台楼榭,芳草萋萋。这里的每一幢楼、每一处景、甚至每一棵树都牵连着一段历史;每一块碑刻、每一座亭榭、每一尊石像背后都暗藏着一段往事。
学校环境固然优雅,而身边的同学则更带给他惊羡。他们来自天南海北,操着南腔北调,却大多怀揣着与自己相同的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经济管理者。全班的32人中,有20余人都在高中时担任班长等学生干部,可谓人才济济。这些优秀的同学在学业与生活中给彼此带来的触动也非同一般。
丁杰做过班长,承担了很多为同学服务的班级事务。许多年后,他依旧与同班同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家一起笑谈懵懂青春,回忆甘苦人生。多少踌躇满志、书生意气,多少青春风华、憧憬幻想,都永远地留在了那些年的青春岁月,留在了清华园的春夏秋冬。
良师益友话恩师
在清华经管学习过的每一位同学都不会忘记老院长朱镕基。在丁杰求学清华的几年中,每逢开学之际,朱院长都会给全体经管师生做一次报告。无论工作多么繁忙,他都不辞辛劳地坚持与清华师生的约定。丁杰对朱院长的报告印象非常深刻:“他演讲从来不带稿件,言谈之间,举重若轻,针砭时弊,常常深刻剖析经济领域的问题,给予我们很多收获与启示。到了上海之后,他还很大方地与我们分享在新的工作环境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朱院长的人格魅力、工作能力都令师生们高山仰止,而他大气磅礴、风趣幽默、妙语连珠的演讲,多年以后依旧清晰地留在丁杰的记忆中。
时任经管学院管理信息系统系主任的赵家和老师则为同学们的成长指明了具体的发展方向。在新生入学时,赵老师为同学们做了一个报告,强调经管学院的学生应该有“三根柱子”,即数学、计算机以及经济(当然,当时的“经济”还是一个大的概念,包括金融、投资、会计、市场等多个分支),每个学生都应该大量修习这三个领域的课程作为基础技能。另外,赵老师还谆谆告诫他的学生们:埋头于书本之间,并不能直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经济管理这一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把“知识”与“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清华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这对我们每一位同学的成功都是很有帮助的。”丁杰笑言。
言及程佳惠老师,多年以后丁杰的面孔上依然浮现出敬畏的神情。程老师负责教授《运筹学》课程,她授课时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有板有眼。然而,这门课的内容难度不小,有一次考试,全班成绩都不理想,程老师却没有放松对他们的要求,而是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攻克难关。程老师在平时非常关心同学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常常嘘寒问暖。丁杰说:“虽然这门课分数不佳,在课堂上还总是挨训,但是却与程老师结下了亦师亦友的缘分。”
水木清华,人才辈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尺讲台,如沐春风。清华期间的知识学习、技能把握、认识提高对于今后的成功无疑都大有裨益。而一位位恩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更是令丁杰受益终生。
实践考察收获多
在大一那年的暑假,丁杰做了一件在多年以后依然引以为豪的事情——单车独游,勇闯四方。
清华校园虽大,也只是社会小小的一隅。要想乘风破浪,无疑要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并且,经管学院也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于是丁杰决定走出校园,走向社会。
80年代中期中国国企,已经经历了1978年以来的“放权让利”阶段、1983年以来的“利改税”阶段,政府将改革推进到第三阶段,开始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然而,当时中央、省属企业尚可,而地市兴办的国有企业,多数走了一条很艰辛的道路。无论从正规媒体,还是从街头巷议,丁杰都对这些改革举措有所耳闻。但他不想要一个粗略的轮廓,他想要的,是亲身考察的第一手资料。于是,在那个暑假,他到系里开了一封介绍信,骑着一辆自行车,带上自筹的70余元钱,踏上了他的漫漫征程。
回忆起那段“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日子,丁杰的脸上浮现出笑意。他白天骑车赶路,夜里找招待所投宿。有时路经乡村,淳朴的乡亲们还会让他睡在一个炕上。就这样,他骑着车走访了河北、山西的数十家国有企业。其中部分经由亲友联系,另外的则完全是自己“摸”上门,所到企业对他都非常热情,常常是厂长、经理级的干部亲自接待,并且带领他参观厂房、设备等。他们促膝而谈,经济大势、企业改革无所不及。在当时的工业价格体系下,利改税难以形成平等的竞争环境,也难以有效激励企业,调整价格受到财政盘子和群众对涨价承受能力的双重制约。企业期待国家能够拿出更好的改革方案,促进他们共度难关。
那时,丁杰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很难提出自己的见解、看法。然而,通过走访这些企业,他对于时事、国情已开始深入了解。在之后几年的求学生涯中,他常常带着这些问题,不断地思索着,探求着……
社会工作展头角
大二时,丁杰加入了校学生会。由于突出的工作能力,升入大三以后,他开始担任校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一职。
“这不是一个光鲜亮丽的职位。”丁杰笑言。学生会所有工作都是本着服务同学的理念,繁冗的学习之余,在学生会工作,付出不计回报,最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他所从事的学生会办公室工作更多处于幕后,比如协助其他部门策划和举办大型活动等。“最大的收获就是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记得那年校庆前后,学生会由文艺部牵头,举办了一次文艺汇演,而办公室就负责联络学校的文艺社团以及外面的专业演出人员,确定演出日程、邀请校领导等工作。有一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办公室要负责发放演出门票,这就需要协调各系所的数量。当时一位在团委工作的前辈就告诫我:无论任何活动,开了场以后,负责人手中还必须留有10张票,以应对突发情况。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完美地完成这些琐碎的小事,才能做好大事。”
在学生会工作期间,他与先后三届学生会主席郭谦、潘福祥、方方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方方更是为丁杰之后的职业规划出谋划策,对他日后的人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担任学生会办公室主任之后,丁杰又出任了学生社团——清华经管协会的会长。经管协会是一个颇具规模的社团,当时有会员近千人。协会旨在提高会员及同学们的经济、管理方面的知识、素养以及实践能力,营造获取这方面知识的途径。作为会长,他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其中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联络外界的知名企业家,为清华学生举行讲座、专题培训或提供实践机会等。丁杰在组织的过程中也受益匪浅,既拓宽了人际交往,又锻炼了组织和协调能力,还提高了表达水平。
回首大学的生活,除了上课、读书、作业、论文之外,记忆中保留的还有一次次会议、活动,一次次奔走、斡旋……他留心去观察、用心去倾听、潜心去思考、热心去行动,以赤诚的心去服务同学,提高自己。正是这些点滴记忆,使得大学的生活变得生动和充实。
出国留学酬壮志
1990年,丁杰从清华毕业。此时,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丁杰也和他同班的大部分同学一样,踏上了异国他乡的求学之路。
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硕士毕业以后,丁杰加盟了全球最大的商业智能软件和服务提供商SAS公司的加拿大分公司,职位是商业智能分析师,主要从事硕士课题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领域的工作,即运用商业智能的方法帮助客户分析数据,做出决策。比如帮助银行分析信用卡客户消费行为,为优质客户主动增加额度,鼓励消费;也预测潜在的信用不佳客户并减少其信用额度,甚至停掉信用卡。
初入职场,丁杰不免兴奋,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工作也逐渐显出了单调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在外企打拼,由于文化的隔膜,常常难以对公司的商业运营模式有着深层次的把握,“天花板效应”阻挡了职位的升迁。那么,出路,到底在何方?
此时的丁杰,把眼光重新转移向了祖国。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讲话。一时间,“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春风吹绿了东方神州,春雨滋润了华夏故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奠定了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时代强音。丁杰,也在等待着,等待着一个契机的到来。
报效祖国创业艰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洗雪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是一件彪炳史册的盛事。回归后,两岸三地的中国人将在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的基础上共同构建新的经济共同体,中国经济区必将逐渐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对亚太和世界经济产生深远影响。丁杰正是看到了这一经济大势,于是做出了回国发展的决定。
“我1990年毕业,1997年回到祖国。自从回来以后,‘洋’味儿渐渐没了,‘土’味儿越来越重了”,丁杰自嘲道。如果说“土”味儿指的是传统意识、民族文化的熏陶和熔冶的话,那么丁杰回国以后的这12年,的确是一个寻找传统、回归自我的过程。
丁杰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是担任一家名为CNT的加拿大营养保健品公司中国区的总经理,他主要负责产品的销售。此时,无论是他的工作还是生活,都与在多伦多坐在电脑前写程序的人生有了很大不同。“以前更多的是做IT、MIS类技术性的工作,从来没有做过营销,这是一个全新的挑战,而当年在清华课内外学到的知识技能派上了用场。所学的营销知识以及担任学生干部时练就的人际交往能力都使得我能游刃有余地完成这些工作。”提到母校时,他的语气中充满着感激。
周围很多同学都陆续创业,丁杰也开始考虑是否要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心自主创业。2000年4月,一个垂直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医药通诞生了。与众多电子商务站点不同,丁杰通过各种关系网使医药通拥有强大的股东背景。四大股东包括哈尔滨制药集团、山东鲁抗制药集团、石家庄制药集团和西安利君制药集团,在医药原材料采购市场上具有极大影响力。
医药通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层次:一是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二是企业网上招标采购解决方案;三是帮助供应商和生产企业的内部ERP与GTW实现全面无缝连接。2001年2、3月间,石药集团将6大品种原料药采购移植到医药通网上进行竞价,打响了国内医药企业主动上网采购的第一枪。据石药集团方面计算,整个网上招标的数据、材料整理统计时间,与传统招标方式相比,从一个月降为一天,招标价格则降低了近7%,节约了1400万元采购成本,也就是说,医药通通过这一天的盈利就收回了网站的全部成本。
虽然初战告捷,然而随着业务的开展,新的模式冲击了原来的利益链条,医药通在传统医药管理体制中遇梗受阻。另一方面,此刻正值互联网泡沫破灭时期,资本市场从对互联网狂热追捧,猛然转为避之不及。2001年9月,丁杰向董事会提出辞职。
咨询行业施拳脚
面临创业的挫折,丁杰也曾经一度失落迷茫。
就在这时,昔日的同窗好友、清华经管1984级校友方方找到了丁杰,并且建议他何不尝试一下咨询行业?丁杰仔细掂量这个行业:一方面,这个工作每天都要面对新的问题,既有挑战性又并不枯燥;另一方面,咨询比个人创业的风险性小,而帮助企业成长同样能够带来成就感。并且,这一职业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他之前在几个领域的阅历都会成为加分项。
就这样,丁杰投身于咨询行业,至今不悔。
“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行业”,丁杰介绍道:“做咨询需要很宽的知识面,能够从多个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且无论任何决策,都应该建立在对企业内部运转了解的基础上。”
当然,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行业。半路出家的丁杰,可谓是从零开始学习。他不无感慨地说,在入行的前三年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加班到两三点是常事。“就这样起早贪黑,终于补上了课。”另外,做咨询需要跟着客户的时间表行动、加班、出差等,个人的时间常常难以保证。
就这样,从科尔尼公司高级经理、摩立特集团大中华区董事经理,到现在的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和大中华区副总裁,丁杰在咨询这一行业做得风生水起。他为多家跨国公司、国有企业、私企及政府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在企业战略、市场营销策略、管控模式、产业集群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加盟罗兰•贝格之后,丁杰帮助国产手机步步高确立品牌定位可谓一个经典案例。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做DVD播放器起家的公司。以前,产品主要销往农村,目标定位在低收入人群。当时,步步高公司想要进军手机市场,于是请罗兰•贝格咨询公司进行产品定位咨询。丁杰及其团队根据手机市场的特点、步步高产品的特色,以及竞争性品牌的定位特征,确定了“自由自在”以及“活力”两大品牌要素。步步高公司据此对产品宣传进行了调整,将目标客户群锁定在了城市中有活力的学生以及年轻白领,并且请到了韩国知名女星宋慧乔作为代言人。通过这一清晰定位,步步高手机的销量在很短的时间就跃居国产手机的首位。
现在,丁杰在罗兰•贝格大中华区重点负责电信、房地产及政府等行业,主要关注企业成长战略、国际化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市场营销战略、转型战略及区域发展等方向。他身为副总裁,已不再做具体的数据分析,但依然坚持深入项目的第一线,对宏观方向的把握、项目的框架指导乃至结论的验证判断等过程都会参与。
当被问及到工作的难点时,丁杰直言不讳地说:“‘方案落地’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很多人认为方案落地很困难,其实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考虑到落地的问题,设计中就应该包括对执行力的判断、风险的考量以及战略实施的把握等。这样才能成熟而理性地做出判断:是否应该采取激进方式一步到位,或者有所变通。方案实施的成败在设计的过程中就埋下了伏笔。”
很多清华的学生毕业以后都想投身咨询行业。丁杰认为,清华学生大多具有理工科严谨的思维,很适合咨询这一行业,然而他们应该补充的是对于商业运营模式的理解。可以多读财经杂志,多收看专栏节目,多读书,多实践,多积累。丁杰语重心长地说:“当你知道10个观点时,与别人谈一点,显然能够谈得更好,因为你有更多的知识储备支撑着你的论点。”
2008年6月,丁杰受邀重返母校,在一场名为“经济腾飞,挫折前行”的讲座中,他为同学们讲述了他经历互联网创业失败后如何根据自身的性格和优势选择去咨询公司作职业经理人的择业历程。我感动于他有着霁月光风之潇洒,对曾经的失败毫不遮掩。丁杰正是在这风云变幻的经济大潮中不断挑战自我,上下求索,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我们真诚地期待他能够在咨询这一行业走得更高更远!
采访时间:2009年9月25日10:30-11:30
采访地点:北京东三环北路霞光里18号的佳程广场
采访人:邢立君乔蓉付海婧(学生记者)
撰稿人:付海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