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经成为我心中点燃的火种,今后不管走到哪里,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志愿精神的光和热都会永远陪伴着我,照亮前路、温暖他人。”黄志超在总结自己的志愿者经历时如是说。
黄志超来自清华经管学院经硕092班。2008年7月,她响应团中央号召,作为西部计划抗震救灾专项行动志愿者,前往5.12地震极重灾区四川省什邡市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志愿服务。
震区基层奉献爱心
“举国之殇,全民共担”。谈到当时的情况,黄志超说,作为一名四川人,家乡的这场浩劫带给她的震撼更是不言而喻,她迫切地希望能够为家乡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出征之前,她的心一直充盈着单纯而热切的激情,而到达灾区之后,她感受到更多的是震撼和洗涤。
她所服务的部门是什邡市妇联,它的服务群体和工作性质让她一直能够接触最基层的群众,从事最基层的工作,也很快让她体会到灾后重建工作的繁杂和艰巨。
沉甸甸的帮扶对象筛选
黄志超回忆说,给她心灵震动最大的是一次震后扶助对象的筛选。有一天晚上10点工作结束的时候,她关闭办公室的电脑,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几天之前,妇联对震后贫困儿童情况进行摸底统计,她的工作则是负责整理汇总统计情况。她原本以为那会是轻松的文案工作,却一干就是三天。因为仅仅是不完全统计的儿童名单,就达到了近千人。怀着一颗沉甸甸的心,她在“贫困情况说明”一栏逐一填写:因灾失去亲人;先天残疾;父亲服刑、母亲出走;父母双亡;父母重病……她深深地意识到几句简略的说明背后,是多少辛酸不幸的孩子,多少正在承受重压的家庭。然而,爱心企业帮扶的名额有限,她必须从这近千人中筛选出60个孩子,她是流着泪一次一次地按下delete键。她感慨地说,虽然一直也知道社会中有很多需要关怀的弱势群体,但是第一次直面这样的痛楚,对她的震动还是非常的大。走出象牙塔,才更加懂得广阔的世界中还有那么多跟我们不一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让他们也过上幸福的生活。
全力以赴,为绝症妇女争取援助
除了心灵上的震动,黄志超还在在灾区的志愿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别人克服了很大的困难。有一位妇女,房屋在地震中倒塌,更糟的是祸不单行,她还身患绝症,黄志超接到她的求助后,为了帮助她争取援助,想尽了各种办法:求助媒体,联系基金会,却都没有得到回音。最后终于通过朋友的辗转介绍,联系到几位台湾的好心人为她捐款、邮寄药物,才使病人的病情最终得到了控制。她用坚定的口吻说道,这让自己切身感受到从事公益事业需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和挑战,需要在这个过程中一直保持坚定的信念,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求解决的方法。尤其在以后的服务工作中,需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学会在有限的条件和环境中整合资源,实现更大的效益。
奉献亦是快乐、亦是收获
黄志超觉得一年的志愿工作是一次对心灵的洗礼,这让她以更加豁达、慈柔的心态来面对生命、对待他人。经过这些在灾区的感悟和历练,面对生活,她拥有了更加豁达的心境和勇敢的精神;对待工作,她掌握了更加坚定的原则和严谨的态度;对待社会,她懂得了要饮水思源,感恩回馈。
作为校合唱队的队员,她下次有机会回震区时,依然愿意通过自己的歌声把更多的温暖传递给灾区人民。
荣誉和肯定让她前行的路更坚定
服务结束的时候,黄志超获得了什邡市优秀志愿者,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铜奖等荣誉称号。今年的五四青年节,在学校的支持下,她作为437必赢会员中心优秀共青团员代表回校参加“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大会”,并有机会参加与温家宝总理的座谈。她说这些对她是莫大的鼓励,更是莫大的鞭策。总理的教诲、老师的叮嘱,不仅为她心中许多的思索与困惑指引了方向,更带给她继续前行的勇气。
回想在灾区一年的经历,她说几乎每天她都会遇到各种各样需要帮助的人。这些人,这些事,是她在宁静的象牙塔中,完全没有接触过,甚至没法想象的。她很坦诚地谈到,虽然因为一己之力的弱小,她曾经很迷茫,很痛苦,但是她从来没有后悔自己的选择。正是因为这些不可回避的现实,让她对我们的国情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对社会现状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她一直在思索,什么样的福利保障系统能够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什么样的公益项目能够更加实际地解决困难群众的迫切需要……她带着谦虚的微笑说,虽然自己的思考还很粗浅,但是这些宝贵经历却为她打开了一扇窗,让她开始关注这个全新的领域,也为她的继续前进和努力指明了方向。
志愿活动成为了黄志超生活的一部分。如今,她加入了一个学生公益组织“益项联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积累,整合更多的资源,为需要帮助的人做更多的事情。以后也希望有机会通过全职或兼职的NGO或NPO工作,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