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辉,MBA1994级,现任北京亚都室内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
在开始访谈之前,我们对文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荣誉相伴,但却为人谦和。此刻,在这个初冬的下午,终于能够有幸目睹到他本人的风采,倾听他的经历,品味他的人生。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始终神采奕奕,状貌与气质都流露出一种自信,给人以恬淡文雅、举重若轻之感。
从本科生到MBA
1989年,文辉考入了437必赢会员中心自动化系。在本科的五年时间里,他曾担任团支部书记,与全班同学齐心协力,成功地将一个丙级团支部建设成了甲级支部。之后,他在五年级时又担任了党支部书记。那时,他真正体验到了管理之难:学生之间基本上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管理与被管理关系,他们对于各种组织活动多半也是有选择性地参与。在思想开放的学生群体中,所谓“管理”其实涉及到学习、生活、就业等方方面面,虽不甚系统,却是“活生生,沉甸甸”的。那些年,在课余时间,文辉经常与同学们倾心交谈,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理解他们的困苦或难处。面对不同学生千差万别的具体情况,以及各种思想变化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他不仅需要明察秋毫,还要耐心地做工作,事无巨细,不厌其烦:不但关心他们的实际需求,而且还要在精神上鼓励他们,从思想上帮助他们。这类社会工作不仅提升了他处理实际事务的能力,磨练了他的意志品质,增强了他的社会责任感,而且还给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启示:系统地去学习管理知识。
时机很快来临了。文辉本科毕业时,为了适应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清华经管学院正在招收一届特殊的“工商管理硕士班”,即唯一一届本科直读的公费MBA班。他至今仍然记得参加面试时的情景:那天,报名者大约四十来人,心情大多忐忑不安,而当自己被问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情况以及国企改革十六字方针时,好在他有所准备,应答自如。文辉顺利考上了清华MBA。提起那段学习生活,他回忆说:“就读MBA期间,学习任务和目标更多地体现在对综合管理知识的整体把握上。……那时MBA才刚刚兴起,教学体系尚待完善,不少环节因漏就简:教材多从国外直译过来,非常生涩;师资力量也相对薄弱。不过,学习知识是一方面,在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从事管理又是另一方面。考试成绩出色也并不意味着能够轻而易举地管理好一家企业。”学以致用、勤思践履是文辉的一贯主张和长期奋斗目标,即使在校期间他也很注重参与实践活动。1997年他与其他几个同学一起组织发起了MBA协会(MBA同学会的前身),任副理事长,并积极动员学生广泛参加,后来他们这一届的同学几乎都成为了该协会会员,组织了包括邀请知名人士来校讲座等诸多有益的课外活动。
读MBA第二年的时候,按照计划通常会有为期半年的实习机会。当时赵纯钧院长组织大家座谈,在问及各自想法时,文辉说:作为应届生来说,虽擅长应试,却没有工作经验,适当延长实习时间会利大于弊。最后,赵院长采纳了这一建议,将实习期由半年延长到一年。文辉当年的实习单位就是他现在就职的亚都公司,实习期间,正值亚都拨专款以课题形式构建十年发展战略的关键当口,文辉从基层做起,负责组织结构方面的相关事务。半年后,他成为五个实习生最终留下的两人之一。回想起那段经历,给文辉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以忘我热情投入课题工作的徐国华老师。也就在那时,他对清华精神有了深刻的领悟,也懂得了肩负重任的涵义,所以,当亚都的何总打算开发南方市场时,他毫不犹豫就去了上海。当年,条件很艰苦,他就从一张地图、一个电话本开始着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拓南方市场。作为年仅25岁的学生,他“初生牛犊不畏虎”,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加之自身求知欲强、勤于思考,第一年便找到了销售的切入点。
在亚都工作
实习结束了。1997年,文辉在面临择业时,头脑中已经有了清晰的思路。他认为,MBA所学知识更有益于一个人施展管理才能,MBA毕业生最适合去企业做综合管理。此外,择业当首选行业,若其大有前途,个人方有用武之地;其次才是具体职位。当初空气净化行业虽规模尚小,但深具潜力,前景无限,因此,这种行业潜质成了他择业时的重要参考条件。当然,企业领导的慧眼与赏识,以及其他一些偶然因素也成为他顺利步入社会的若干契机。1997年初,文辉被直接任命为亚都主管销售的总裁营销助理,兼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相当于销售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对于他来说,这一重要职位,既是对他能力的肯定,也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然而站在企业立场,大胆起用毕业生,突显出企业家的一种魄力。当年,亚都的销售状况不佳,营业额仅6千万元,高达近2千万元的坏账无法收回。文辉敏锐地觉察到营销体系存在诸多问题,而公司实行的代销制是“罪魁祸首”,它几乎成为吞噬企业营运资金的黑洞、拖拽业绩成长的绊脚石。因此履职后,他首先着手改善销售方式,将代销制转变为经销制。提起这件往事,他说:“在关乎企业生存发展的那个关键时刻,面临重重阻力,我力排众议,坚持自己的主张,是因为看准了我们亚都是这个行业里的第一品牌,市场占有率很高,完全有能力控制市场。而主动权在手,以让利方式寻求经销商上门合作并非难事。3年以后,亚都的营销方式终于得以彻底转变,企业销售形势大为改观,业绩大幅提高。”
现在说起来,那一段日子不过弹指一挥间,然而其中的酸甜苦辣,文辉至今依旧历历在目。1998年是亚都刚经历了经营挫折、从谷底实现反转的一年,也是实行二次创业的起始年。这一年,企业困难重重,有时流动资金周转不济,甚至造成备用金一度捉襟见肘。有一天,发放工资的日子到了,而公司库存现金几乎告罄,财务部门仅剩下了区区的几百元钱!员工工资眼见发不出来了,这可怎么办?也许面临危机时人的潜能会得以充分发挥,他在两天时间内,全面了解了各个科目下的不同项目,综合考虑了各种可能性,以确定哪些款项可以提前收回,哪些费用能够延迟支付,在留下足够余地的基础上,他迅速行动,组织展开部门沟通、内外协调,很快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
上任后,他遇到的又一个挑战,就是职业化改造。此前,员工的去留奖惩随意性很大,办事拖沓。这种管理机制,无法吸引、挽留优秀人才。从前,许多人将“责权利对等”理解为“利权责”,即给多少利益做多少事。而这次职业化改造,则着重强调责权利的顺序:先承担责任,之后再赋予相应的权力和利益。“我们特别强调事前约定,即依据员工的能力,考虑分配相关岗位,给予相应待遇,包括奖励等都予以一年一度的事前约定。于是,多项制度都与业绩指标挂钩,目标明确。事前约定体现契约精神,是一种崭新的企业观,当年就作为亚都的制度确立下来了。许多不适应这种新观念的员工就不幸被淘汰了。”他颇有感触地说。
亚都经历了自1998年至2005年专业化发展的“二次创业”阶段,以及2005开始的引入外部资本化发展时期,目前已成为拥有员工2000多人、年产量200万台、总资产7亿多元、年上缴利税总额近亿元的高科技企业,产品远销十几个国家,市场占有率高80%以上。
管理心得
针对1998年前后遇到的大小危机,文辉从实际问题中吸取教训,总结出了三条经验:一是在管理机制的设计上应明确制定各项标准,事前约定,并留有足够余地;二是处理危机时要区分主次与轻重,沉着应对;三是在日常管理中应养成“观宏察微”的处事习惯。
他从这些经验中领悟到,管理不仅是一种制度,而且更是一门艺术。在客观上,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因素,包罗万象,纷繁复杂。作为管理者,其性格、阅历、理念、观念等千差万别,各不相同,这就会形成不同的管理风格,有的可能圆滑变通、稳健持重,有的也许大刀阔斧、雷厉风行,各具特色,不一而足;作为被管理者,也存在素质、层次、认识、悟性等方面的巨大差异,难以划一;而各种事态处在不断变化运动之中,也并无一成不变的固定章法可循。
作为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往往需要谙熟部门实情,因人因事而异,掌握规律,适应变化,灵活应对;不同管理者还应有意识地找寻、发现对应或匹配于自身特点的管理方式。对于管理对象的日常管理,要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对待,但总的原则应坚持以人为本,关心关爱每一位员工,与之搭建互动交流的平台,最终形成和谐共处、彼此支持的强有力团队。基本管理制度之外的日常奖惩等管理方法都大致遵循这一原则。对于选才用人方面,人各有所长,优秀管理者善于知人善任,使下属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知人就是发现人才,不仅要知其性格、专长、背景,甚至还要知其成长环境等因素所打下的时代烙印;善任就是善于使用人才,使其充分施展才华。对于各种问题、事态的处置与管理,应区分缓急轻重。遇到危及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或潜在隐患,应明察秋毫、见微知著,当机立断地着手解决。比如,上述提及的代销制改革后,坏账率从20%左右下降到1‰,若当初不及时变革,必将遗患无穷,危及企业发展,所以将改革代销制当作头等大事坚持彻底变革是非常有必要的。遇到局面尚不明朗的事态,则应分清事情的主次乃至趋势发展的构成要素,审时度势,相机处置:对已初露端倪的隐患,使其消弭于萌芽之中;对孑孓小患,当断则断。
总之,表面上看管理是人与事的纠葛交结,只要拿捏得体、处理得当,就会达成人事两顺、人事合一的局面,并逐渐形成富有生命力、良性成长的企业文化。这也许就是管理艺术的至高境界吧。所以,管理上需不断修炼内功。“中国企业只要加强制度建设,在自身文化背景下,完全可以在理性和感性之间求得平衡,管理也会非常出色。目前亚都内部已经形成了具有强大亲和力的企业文化,上上下下忙碌而又快乐,称得上:拼搏之上有激励,竞争之中存和睦。”文辉饶有兴致地说道。
MBA要挺进中小企业
文辉认为,MBA学习有两个优势:一是能够系统学习管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还包括财务、制造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后,就在一个较高起点上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站在这样的起点,有助于全面理解企业运作的方方面面。从企业管理角度看,在展开内外交流时,充分了解项目开展的各个进程,熟悉事务发展的不同阶段、环节,对于把握规律、纵揽全局乃至提高工作效率都十分有益。二是MBA强调人脉关系,显然学科知识是死板的,实践运用是灵活的,管理主要是与人打交道,更需要活学活用,拓展各种关系。
针对时下有关择业的热门话题,文辉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说,除了去机关单位工作之外,MBA的择业方向不外以下几种:第一、个人创业,第二、去国有大中型企业任职,第三、在中小企业发展。他分析道,某个人在某领域创业,不一定需要丰富的综合管理知识,如果其具备某种内在气质、禀赋、敏锐的商业头脑、独到的眼光以及足够的专业技能等条件,并与外部的市场需求、资金支持、人脉关系等因素相结合,就有成功的可能性,并非必须攻读过MBA。此外,创业成功的几率太小。他将创业比喻为一个“找矿”的过程,认为MBA毕业生主要不是去找矿,而是找到了矿之后如何以最高效率将“金子挖出来”。因此,MBA毕业生去企业谋职应该是主要方向。
那么,究竟是去国有大中型企业为好呢,还是去中小企业呢?文辉的态度十分明确:应当去中小企业发展。对于此,他的分析可谓鞭辟入里。首先,从择业机会的选择空间看,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数量毕竟有限,大型中央企业不过153个;而中小企业何止成千上万。比较起来,二者的样本空间相差悬殊,中小企业提供就业机会的数量优势十分明显。其次,从就业前途的发展纵深看,由于二者对人才素质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其结果可能造成个人发展前途出现较大差异,在中小企业,人才施展个人抱负的机会显然更多。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人才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多元化的专业技能、统筹规划的能力、内敛严谨的作风等;而在大量中小企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有更高的要求,而且特别看重两种能力:危机处置能力和战略管理能力。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中小企业底子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面对商海风浪,需要不断及时调整航向以规避风险,因此应当具备危机处置能力;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目标是发展壮大,这就要把握航向,调整但不偏离目标,这就需要具备战略管理能力。在这些最具活力的企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中,创业老板往往无暇顾及这种意义或者这一层面上的企业管理,在经营方面也就存在着大批助手或“准老板”的位置亟待填充,这在客观上势必会提供出大量的高端就业机会。而结合MBA的自身优势,这些位置才是MBA毕业生真正的用武之地。
“不必心高气傲、好高骛远地一味追逐知名大企业,在充满机会的中小企业里面,伴随人才价值的逐渐体现,个人的职业发展前途更加未可限量!关键在于一个人在企业里的价值究竟有多大,而不是其所在企业的名气和价值。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企业的壮大、个人职位的提升,挑战与困难也会增大。当边际效益递减,增长趋缓时,处于高位,遇到的问题必然会接踵而来。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应居安思危、预先谋划,在业绩提高、规模壮大的过程中还要有主动规避风险的意识。当然,这个过程也是对人意志品质的一种磨练。”他以自身的体会与领悟,道出了这思虑良久之后的肺腑之言。
大展宏图
在谈到企业发展话题时,文辉说,随着国家的日益富强,健康理念得到广泛认同,人们需要提高生活质量,对加湿器、净化器等环保类产品的消费逐渐增加;此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也必然催生人们对此类产品的需求。可以预见,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行业前景十分广阔。与此大背景相适应,亚都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包括专利技术、行销队伍等方面的实力已大大加强,环保产品推广及理念宣传、品牌优势、专业形象等都已植入市场,深入消费者内心。近来,企业业绩更保持了年均50%左右的增长率。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和自身的竞争优势,究竟如何拓展市场、拓宽渠道,使品牌形象更加牢固呢?文辉认为,从营销方向上,应考虑向县市地区开拓市场。从战略规划上,他提出了“先内后外”的构想,即先将立足点主要放在国内,继续扩充自身实力,待水到渠成再向国际发展。目标是使亚都产品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知名度、销售量等指标均稳居第一。他分析到,假如一个美国品牌已经成为美国第一,通常会是世界第一。原因很简单:各国国情、客户偏好、消费习惯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产品需求不同,形成各具特色的细分市场,独占鳌头的品牌类型。但从规律上看,需求主要来自于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或地区。而美国拥有最大的消费市场。展望未来十年,以人口总量、经济前景衡量,中国会成为全球最大的商业市场。因此,在国内市场做到最大,自然也就稳居世界第一,何患无外销渠道。从提升品牌内涵方面,他特别强调服务理念和服务价值。企业服务是一项长期“无形”投资,亚都全年全天候连续提供专家或保姆式的免费上门服务;员工考核也以客户评价划分为四项指标,以衡量客户对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对品牌的忠实度。重视服务得到的是无形价值,可以说优质服务就是企业的一项特殊的“无形资产”。“现在客户对我们服务的满意率是99.9%,非常满意率达到60%,也就是超过一半的客户对我们是非常满意的,也就是认可了服务价值。这是一项特别工程,亚都已坚持达八年之久,涉及到全国500多家服务商,几千名服务人员。服务实际上也是亚都的核心竞争力。”他自信地说道。
文辉认为,企业价值分为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经济价值表现为赚取利润,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通过企业经济活动为社会创造附加价值,二是对社会无偿回报。二者都是在对社会贡献中体现价值。他说,“亚都倡导绿色、环保、健康的理念。以很少的花费购买产品,几乎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健康做投资。使健康升值、生命延长的涵义和价值非比寻常,甚至超过了一般意义上的慈善事业。因此,这是一个激励自己为之奋斗的崇高事业。”
在无偿回报社会方面,2005年12月至2006年12月,由亚都公司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联合发起的“洁净绿色产房活动”,亚都总共无偿捐赠价值2千多万元的空气净化器1万多台,分别安置在国内50多个中心城市、500多家医院的妇产及儿童病房内,保障了上百万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呼吸健康。
展望未来,亚都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在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空气加湿净化器独家供应商”后,2006年9月亚都又完成了海外融资,成为中外合资企业;2007年10月,亚都与全球卡通产业航母迪斯尼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创了国内小家电行业内首次与国际品牌联合之先河。面对新机遇,文辉提出了具体目标:彻底解决包括空气、水、辐射在内的室内各类污染;在室内环保领域,力争做到“百亿环保价值企业”。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采访即将结束。此时,一抹霞光透窗而入,照进室内,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现实生活中的文辉,以及他取得成功背后的那股力量,我们祝愿他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摘取更多的桂冠,也期待亚都在未来创造更大的辉煌!
采访时间:2007年11月30日下午
采访地址:京蒙高科大厦A座七层办公室
采访:安静 万军
撰稿: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