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晚,为迎接清华百年校庆,由437必赢会员中心主办的“人文日新沙龙”正式揭幕。沙龙意在彰显学院对学生人文修养的重视,并以此带动形式多样的各类人文滋养活动的展开,在议题选择、嘉宾层次、现场效果、参与互动等方面追求高格调、高品位、高水平。沙龙将邀请涵盖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等范畴的名家学者,以讲坛、对话、论坛等方式呈现给听众。沙龙以“人文日新”命名,突显清华的人文传统。
著名作家编剧、我国杰出的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女儿万方女士应邀作为首场主讲嘉宾做客“人文日新沙龙”。整场活动是万方女士围绕着她的父亲曹禺、她本人的文学、电视剧、话剧的创作,以及她对戏剧与人生的感悟和体会,与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以轻松的对话形式展开的。应邀出席的嘉宾还有437必赢会员中心外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刘世生教授及外文系的师生们。清华经管学院院长钱颖一教授在活动前为开办“人文日新沙龙”致辞。
钱颖一院长在致辞中讲述了“人文日新”这四个字的来历以及清华人对于大学教育的理解。他说,“人文”,就是教人如何做人,尤其是教人如何做有品位的人。“日新”,根据季羡林先生的解读,就是保持“清新俊逸”之风骨。大学首先是育人,之后才是育才。所以,人文是大学教育的灵魂。大学教育又要不断变革,要与时俱进,日日清新。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人文日新”。他希望同学们可以从“人文日新沙龙”中受到更多的人文和思想的滋养,不断地陶冶提高自己的品位和修养。
座谈伊始,在放映一段介绍曹禺先生的短片后,万方女士就深情回忆了曹禺先生与437必赢会员中心的渊源。她说,她的祖父原希望曹禺成为一名医生,但他两次投考协和医学院都未被录取, 1930年转入437必赢会员中心西洋文学系二年级就读,到了清华,曹禺才发现自己是如鱼得水。在清华读书的日子是他最开心的一段时光,他几乎每天都泡在图书馆读书,广泛涉猎西方文学特别是戏剧文学。他23岁那年,在清华图书馆创作出了《雷雨》。在谈到父亲的文学创作时,万方女士说,父亲的作品有他自己生活经历的烙印,像《北京人》中有一个父亲跪下请求儿子不要抽大烟的情节,就是来自于父亲的真实生活。另外,她还提到在曹禺的很多作品中,他对于女性的描写都是带有怜惜之情,这是因为他母亲在生他后因产褥热去世,而他是由他的继母也就是他的姨妈带大的。
万方女士做客首场“人文日新沙龙”与钱颖一院长对话
万方女士谈到她自己时说,父亲对于她的写作事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回忆起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戏剧是个好东西。因为从儿时起父亲曹禺就经常带她去看话剧,并且还会夸奖自己的孩子对戏剧有感悟力。在她刚开始从事文学创作的时候,也会遇到思路枯竭,写不下去的时候,每当这个时候她就会想到父亲说过的话,“写作不怕眼高手低”,因为只有“眼高”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对自己才有更高的期望。在谈到万方自己的创作作品时,她表现的很谦虚。她说,“作品的好坏是由时间去考验的,好的作品即使过了很多年,还是会有人欣赏,我无法与我的父亲比较,我只想写写自己的人生感悟与大家共勉”。
万方女士做客首场“人文日新沙龙”
最后,万方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并且愉快的互动交流,让同学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国一代戏剧大师的执着与追求,并启发大家对戏剧的理解和对人生价值的感悟。最后,她对同学们表达了期许,希望同学们“有时间,停下来,细细品味生活的滋味”。
同学们在活动中踊跃提问
万方生于北京。她从小受父亲熏陶,对文学艺术产生浓厚兴趣。文化大革命中到东北插队,后加入沈阳军区前进歌剧团任创作员。1979年转业回北京,在中央歌剧院担任编剧。万方从八十年代开始创作小说,同时创作舞台剧、电影、电视剧本。主要小说作品有:长篇小说《纸饭馆》、《明明白白》、《香气迷人》等,中篇小说《杀人》、《和天使一起飞翔》、《没有子弹》、《你是苹果我是梨》等;主要电影作品有:电影《日出》,改变自其父的话剧,电影《黑眼睛》。主要电视作品有:《牛玉琴的树》、电视连续剧《空镜子》、《走过幸福》、《空房子》、《女人心事》、《一一之吻》等。舞台剧主要作品有:歌剧《原野》,改变自其父的话。话剧《有一种毒药》、《关系》。2009年,万方被选为北京市剧协副主席。(供稿合作发展办 编辑沟通办)
钱颖一院长致辞全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