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经管学院举行迎教师节研究生座谈会
2006年9月8日,在第22个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清华经管学院在舜德楼举行迎教师节研究生座谈会,2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这次座谈,会议由经管学院研究生会举办,金融系博士生孙霄翀主持。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瞿卫菁出席了这次座谈会。
教师节前夕,经管学院出版新书《师者——经管学院教授访谈录》,同学们在座谈中畅谈了对此书的读后感,讲述了很多自己与熟悉的老师们平时生活、学习中的小故事。加强了同学们之间的联系,也增加了同学们对学院老师的了解与认识。
经研3班周为说:“对导师,以前接触更多的是学识,通过这本书我接触到了他们的人生的故事和感悟。也增加了对其它系老师的了解。了解了老师的成长经历和人生感悟,也更明白他们是如何进行各种的课题研究,对自己今后学习、做研究帮助很大。”
谈到自己的老师,同学们争相讲了很多故事。他们被老师坎坷的奋斗史打动、被老师严谨的学术精神影响,也对师生吃饭只能老师买单的规矩惊讶。
经博三班余玲艳形容张德老师的教育方式为“豆芽菜理论”——压块石头,豆芽才能萌发得又快又好,为了学生们能够很快长成胖豆芽,老师时常在学习上给他们压力;经研一班谭伟口中的魏杰老师则不一样,不会给学生指定定期完成任务,而是在请学生喝咖啡期间,就带领大家把论文的题目和思路思考出来——“人的奋斗只有自己意识到了,才会有无穷的动力”;经研一班程子建说白重恩老师的教学科研任务很重,但仍然在家庭之间平衡得很好。还被很多女同学誉为“完美丈夫的典范”;经研一班尹兴中说李稻葵老师不仅在学术上积极帮学生们扩展国际视野,平时生活中也饶有情趣,爱车、爱音乐,还把各个会议室取了“和睦”、“协和”等名字。
念师恩、颂师德、交流对老师的感激与崇敬是整个座谈会的主题。最后,作为会议旁听的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恒源老师在总结发言中说:“我们身边的教授在知识、方法等教育方面可能不尽相同,但是表现出来的是一种风范是相同的,风范是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让学生从中得到浸染。他们的风范可以不局限于他自己有什么成就,而是他把他的学生抬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这也是教育的意义所在。清华经管学院的发展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甘为人梯的老师们。也希望即将走进学术界的在座同学能够以师为范、薪火相传。”